1月17日,金融圈的微信朋友圈又被刷屏。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坊间传言称中泰证券的前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目前失联被(警察)关进去了;该消息同时称,涉事20多人小团体均被抓,除陈龙外,还有两位华为员工,以及某公募基金量化部总经理也被调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泰证券前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被抓。前段时间,曾有警察上门去公司办公室找他,随后其辞职。
“妖股”小康股份,或涉嫌操纵证券及内幕交易
据悉,原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抓,涉及内幕交易的股票为炒华为造车的小康股份。
Wind数据显示,小康股份股价曾在2021年上半年迅速飙升,如在2021年2月18日~2021年6月22日,股价涨幅达492%,之后开启震荡下跌,自2021年6月23日至今,跌幅近40%。小康股份的确“妖性”十足,去年上半年大涨3.8倍,而从去年底开始股价一路下滑,跌幅达38%。
截止1月17日收盘,小康股份收报47.21元,收涨4.70%。
据券商中国报道,不少股民愤懑不已,有股民表示:“如果此消息属实,小康数万股民的血汗钱谁来负责?天理难容!”也有股民悲观表示,“小康估计是跌停一字板。”还有股民隔空喊话上市公司:“小康股份能发文一份澄清公告吗?”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小康股份曾两次因“忽悠式”合作,遭到监管机构关注或问询。
在股价涨幅最剧烈的2021年4月,证监会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理由是小康股份的控股股东此前加杠杆买卖小康股份股票。2021年股价暴涨之后,小康股份通过定增获取了资金,并计划到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其控股股东也通过抛售股票变现。与此同时,小康股份的汽车销售却非常惨淡。
目前,小康股份现金流只能依赖融资活动维系;经营的亏空不断扩大;与华为的关系也正发生微妙变化。
2021年,小康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开始转为亏空,并不断恶化。一季度为-3亿元,三季报达到-8亿元,这是十年来最严峻的情况。3季度,小康股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比为236%,这意味着,只有依赖筹资活动带来现金流,才能弥补经营及投资等活动造成的亏空。
最近,华尔街见闻文章介绍过,小康股份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赛力斯SF5已暂停生产。
内幕交易“零容忍”
内幕交易一直是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高发区,也是证监会一直从严打击的对象。
2021年7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到,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要求包括:坚持零容忍要求、坚持法治原则、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底线思维。
在中国证监会召开的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部署2022年工作时也强调,要发挥好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等机制作用,强化行刑衔接,进一步增强执法震慑。
2022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一级巡视员黄明表示,落实零容忍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要继续做好刑法修正案、新证券法的宣传和贯彻,让零容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坚持分类监管、精准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以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重大违法案件,加大对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等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