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今年正式生效,进入过渡和实施两个阶段后,将对中国企业产生哪些实质影响?未来企业除了加快建立碳管理体系外,还应做出哪些部署?


(相关资料图)

2023年5月17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简称“CBAM”)法案正式生效,这是全球首个以“碳关税”为主要议题的法案。CBAM主要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费。该机制要求,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需要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

按照欧盟的“碳中和计划”,该法案包括过渡期和实施期两个阶段,今年10月1日起该法案将进入过渡期,对于过渡期的影响,安永间接税合伙人梁斯尔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受欧盟CBAM影响,目前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引进类似CBAM的“碳关税”讨论热度也在攀升,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碳关税”类似政策的立法浪潮。

碳关税立法浪潮

《中国经营报》:在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签署相关法案后,欧盟CBAM法案的实施时间逐渐临近,根据你们的观察,目前该法案主要对哪些国家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梁斯尔:欧盟CBAM法案是首个将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延伸至进口产品的气候监管政策。我们认为,对于高碳产业较多且高碳产品出口额较多的国家和地区,CBAM将对其出口贸易造成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欧盟CBAM产品的碳价格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欧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引进类似CBAM的“碳关税”相关议题讨论热度也在不断攀升,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碳关税”类似政策的立法浪潮。

《中国经营报》:由于CBAM设立了过渡期和实施期两个阶段,其中2023年10月1月至2025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2026年1月1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从各国实际情况看,不同阶段对企业会有哪些影响?

梁斯尔:过渡期内,欧盟进口商需要按季度提交CBAM报告,内容包括原产国各设施生产产品的总量、实际总隐含排放量、总间接排放量、原产国隐含排放的碳价格等。因此,欧盟进口商为了履行申报义务,需要向其海外供应商索取CBAM产品生产排放数据。

对于向欧盟出口CBAM产品的中国企业来说,未来其也会面临欧盟客户的数据需求。如果因无法提供数据而使欧盟进口商难以履行申报义务的话,那中国企业与欧盟客户之间的客户关系维护也可能面临难题。

对于CBAM正式实施阶段,欧盟进口商必须为进口的CBAM产品购买CBAM证书,而证书购买的成本将对欧盟进口商造成直接的财务影响。

尽管进口商是CBAM证书购买费用的直接承担者,但该部分成本也可能会被进口商转嫁给出口商,或者由买卖双方共同分担。但无论最终由哪一方来承担,CBAM证书购买成本都会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相关贸易市场的供求关系。

企业部署减排脱碳

《中国经营报》:目前欧盟CBAM覆盖的范围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6个行业,过渡期内CBAM的征收范围相对较小,随着CBAM的实施,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梁斯尔:作为中国出口欧盟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欧盟客户在减碳生产、合规数据提供等方面提出的多种要求。如果中国企业继续使用传统燃料或高碳生产流程,那么未来买卖双方需要承担的碳成本就会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国企业CBAM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想要降低产品的碳成本、搭建碳管理体系也并非一日之功。对企业来说,如果等到过渡期结束再做调整,那欧盟客户可能会转向其他顺应CBAM数据要求、产品碳价格更低的供应商。因此,长远来看,全球范围内各国在产品碳价格方面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此外,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出口商无法满足CBAM信息披露的要求,那相关产品也可能被欧盟“核定征收”,这会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高额CBAM费用。

《中国经营报》:2026年1月1日起CBAM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阶段,欧盟进口商必须购买CBAM证书,从中国企业的角度看,他们当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梁斯尔:我们建议出口欧盟的中国企业现在开始,要从减碳和数据合规两方面着手,尽快准备应对CBAM带来的调整,避免未来因无法适应CBAM等气候监管政策而影响出口业务。

一方面,企业需要着手制定减排方案和碳管理策略,做“去碳化”调整,比如寻找碳管理水平更高的供应商、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增加绿色能源使用比例、采用低碳绿色技术等。

另一方面,还需要密切关注CBAM的合规要求和欧盟碳价格,对企业来说,熟悉CBAM规则有利于与欧盟客户保持顺畅沟通,避免信息差或数据合规问题导致议价时被动情况甚至流失欧盟客户订单。

与此同时,如果中国企业计划在2026年前采取一些减排脱碳的行动,可以考虑向欧盟客户透露自己的减排计划,让欧盟客户把相关产品的碳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从而减轻欧盟客户对于未来碳成本上涨的顾虑。

基于目前产品隐含排放的计算方法,仍需欧盟后续出台细则进一步明确,因此,中国企业仍需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经营网

记者:杜丽娟

—— END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