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二手房所遭遇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不是一个城市被打击,目前已经达到了12座城市,也不只是一二线主力城市。
深圳发布二手房指导价格之后,随即东莞、无锡、成都等城市跟进,目前已建立二手房指导价机制的12个城市,包括深圳、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东莞、成都、西安、宁波、无锡、合肥这6个二线城市,以及三亚、绍兴、衢州、金华这4个三线城市。
通过二手房参考价格可以提供房贷参考基准,提供交易税费的参考基数,因此,二手房价格指导就是控制放贷。
在经历上半年的火热行情后,西安的二手房市场在上月遭到了正面打击。
二手房中介也瞬间遭遇低谷。
壹丨二手房中介一秒入冬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介市场是在地产市场庇护下成长的。
但是调控的大手不断挥下,尤其进入7月份,二手房指导价出台后,中介遭到重创。
西安住建局发布“二手房指导价”,并公布首批201个住宅小区,7月9日,第一批102个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最高23755元/㎡,最低价格8894元/㎡,对此前住宅挂牌价格打5-7折。
从7月9日后,市场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成交量来看,成交量几乎腰斩,热门小区成交锐减。
在6月之前,每月二手房交易量基本为6000-7000套左右,而上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不到3000套。
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大跌,热门小区自然也未能避免。
聚焦高新区来看,二手房指导价出炉后到8月15日,中铁缤纷南郡、高科尚都均无成交,绿地世纪城成交3套,保利天悦、金泰新理城各成交1套。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二手房的带看量相比5-6月,下降60%左右。
大环境不容乐观,成交难度加大,直接导致了近期大量中介的离职潮。
二手房中介似乎一秒入冬。
贰丨下半年只会更难
热门板块,二手房成交大受影响,那其他区域呢?
首批次二手房指导价小区内并未涉及长安区,为此,小C又联系了长安区某二手房门店工作人员,板块内的二手房市场如何呢?
即便长安区并无涉及首批指导价的小区,但受大环境影响严重整体成交惨淡。
原来该区域单日成交房源约40-50套房源,而近期,每天仅能成交不到10套,甚至成交4-5套成为常态。
加上近期银行政策收紧,放款难度加剧,二手房交易难度加剧。
不过,即便二手房大环境遇冷,但是业主心态受影响不大,降价房源并不多见。
目前西安市场“打新热”已经开始降温了,因为二手房指导价等于收紧了市场的“钱袋子”,再加上“830”政策出台,人才引进、限制离婚买房等于锁住了客户增量入口,按照过去十年房地产调控的经验,把这些漏洞都补上了,因此2021下半年楼市就变难了。
2021年8月30号之前的西安市场,新增客户量十分巨大,市场的资金量也足够,因此,即便是二手房指导价影响,也不至于供需链“被打断”,但这一次不同,这是两头挨打。
在此背景下,交易周期拉长,二手房成交无疑难上加难。
叁丨新房:交房即维权
二手房凉了,那我去买新房不就行了。
先不说摇不摇的上号,摇上了可能就进入下一个阶段:“交房即维权”
之前的西安楼市一直流行的是“交房即维权”,每年的年底都会是维权大规模爆发的时间段;不过进入2021年后,维权的趋势大有提前,变成了“买房即维权”比如中海寰宇天下、紫薇华发、保利天悦、绿地新里程……等等项目,刚签合同就开始维权,有的甚至连购房流程都没走完!
如果与已经摇号买房上车的比,还有一批是“没买房就维权”的购房者显得更冤,他们被项目销售人员忽悠,被“可退回”的虚假承诺欺骗,缴纳认筹金、订金之后几个月、半年退不出来的现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安北部的“恒大文旅盘”……
在膀大腰圆的开发商面前,势单力薄的买房人处境堪忧;虽然有官方渠道可以投诉、有媒体平台可以曝光,但总体收效甚微;即使开发商被处罚,购房者的权益也未必会得到补偿!比如火遍全网的“当代上品湾”维权事件,最终被当地市场监督部门判定“虚假宣传”罚款71400元后再无下文,一切似乎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肆丨混沌市场刚需最难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混沌市场。
挂牌量、来访量、成交量以及信息如今都变得少之又少,近期的二手房中介日子过得都不算好。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当下,二手房中介的依赖程度其实更高了。
毕竟,只有线下沟通才会更加真实,只有与房东面对面谈才能更具体。
市场热、市场淡很多人都无法控制,但是对于刚需来说,买到一套对的房子比判断趋势要正确的多,同时也难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