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事关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如何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服务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发展战略?在2021年4月16日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报告全面梳理团队七年多来在181个区县的2638所小学、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采集到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统筹推进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

2014年3月,该团队曾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指数”(以下简称“指数”),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深度报道。

本次发布是继“指数”发布以来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领域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在项目综合团队与刘红云教授等统计测量与评价领域专家,郑国民教授、罗星凯教授等十多位各学科领域的课程专家,以及王耘教授、胡咏梅教授、刘儒德教授等相关因素测评领域专家连续七年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构建了一系列测量与评价相关工具,并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准常模数据库”以及部分省域高中阶段的测评数据库。本次测评结果发布基于上述数据库展开,涵盖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地域(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学制类型(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不同性别(男/女生),不同户籍(本地/非本地户籍),不同家庭状况(单亲/非单亲,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流动/留守儿童)等各类群体;累计采集176万余名小学生,207万余名初中生,19万余名高中生,数万名教师、万余名校长和110多万名家长的测评数据。

该研究团队依托2014年发布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指数”框架,以学生发展五大维度及影响学生发展四方面因素为线索,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增值评价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分别从品德行为、学业发展、兴趣爱好、身心健康、学业负担及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全社会对教育领域的普遍关切进行系统剖析,并生成以下10条基本结果。

一、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公平、助人、责任等维度的表现有待提升

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发现,多数中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良好且相对稳定。不同区域在品德行为各分维度上的表现呈现一些共性特征:小学生在正直、友善、诚实等维度表现出较高水平,初中生在正直、友善、信赖等维度上表现出较高水平;中小学生在公平、助人、责任等维度的表现有待提升,提高小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的公平意识与助人行为,将是学校未来德育工作的要点;研究发现,影响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学习压力;影响初中生品德行为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同伴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自信心。

在181个县(市、区)中,有87%的县(市、区)的品德行为指数在70-85之间,区域间的差异较小。同一地区在不同年份之间的表现也相对稳定,如中部某市四、八年级学生连续几年所表现出的整体水平保持稳定(2014、2015、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四年级品德行为总体指数分别76、75、75、77和78;八年级品德行为总体指数分别79、74、73、76和77)。

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区域,监测数据普遍显示四、八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并表现出共性特征。如东部某省监测数据显示:四年级学生高正直的人数比例达到了81%,在公平、个人责任等维度,高水平表现的学生所占的人数在55%及以下。八年级学生高友善的人数达到了88%,但在公平、助人等维度高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6%和55%。

上述趋势在中部、西部地区同样存在。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的公平意识与助人行为,将是学校未来德育工作的要点。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影响学校品德行为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学习压力,学校间品德行为差异有77%是由以上三个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师生关系的解释率高达64%;在中学阶段,影响学校品德行为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同伴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自信心,学校间品德行为差异有79%是由以上三个因素造成的,其中同伴关系的解释率高达64%。

可见,在小学阶段重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以及减轻学业压力,在中学阶段重视同伴关系发展、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对于开展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表现总体优良,

少数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业达标情况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在所有参测的181个区县中,有81%的区县九成以上小学生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有72%的区县九成以上初中生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香港地区同类型大规模测试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港区小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为85%-90%,初中生学业水平合格率为80%-85%。由此可见,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表现总体优良;但是西部少数欠发达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合格率仅在40%-60%之间。

该团队从县域层面出发,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区县学业发展情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区县学业情况总体表现良好。81%的区县九成以上的小学生学业发展达到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72%的区县九成以上的中学生学业发展达到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学生学业水平表现总体良好的背景下,学业达标率低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西部欠发达的区县学业达标率仅为四成,值得引起关注。

数据表明,记忆策略并不能带来好的成绩,尤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在建构策略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往往更具优势。

几年来,该团队对多个测试地区都得到同样的数据结果。以不同测试地区的中学数据为例,在复杂问题解决上,具有记忆策略倾向的学生得分率均低于建构策略倾向的学生。

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影响学校高层次能力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学习策略,学校间高层次能力差异有19%是由以上三个因素造成的;中学阶段,影响学校高层次能力表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亲子关系、家长参与和教师教学方式,学校间高层次能力差异有20%是由这三个因素造成的。

三、中小学生手机依赖比例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手机依赖情况尤其值得关注;子女往往会效仿父母的手机依赖行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最近几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以手机依赖为例,项目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有手机依赖的学生比例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相比于城市和县镇,农村地区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尤其值得关注。由于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子女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受其父母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较大。所以,父母应重视自身手机依赖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一定比例学生已出现手机依赖(小学7%,初中19%)或手机依赖倾向(小学5%,初中9%)。

在参测学校中,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有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差异很大,最高的学校有近七成的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整体看来,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多年追踪数据表明,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的学生比例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数据显示,小学阶段,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42%、35%和37%,城市学生手机拥有率更高,但农村地区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更高(合计17%),城市和县镇地区为11%和12%。中学阶段,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77%、70%和78%,城市和农村学生手机拥有率相当,但农村地区中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依然最高(合计30%),城市和县镇地区分别为23%和26%。

多项研究表明,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如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甚至是自杀意念等心理问题紧密相关。

数据显示,不能自主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学生、被同伴欺凌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另外父母有手机依赖行为,其子女手机依赖的比例几乎翻倍;如果教师能更多的关注学生,则会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四、部分地区超过半数的初中生仅文化课补习每周3小时以上,校外补习对学习困难学生效果有限,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近年来,我国校外补课(文化课补习)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数据表明,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为32.8%,且有10%的区县每周校外补课3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超过50%,甚至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校外补课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类学生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其内部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等越低。即使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不增反降。

该团队研究发现,有22.2%的小学生和32.8%的初中生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不同区县学生参与校外补课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小学每周参与校外补课3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布在3.5%-43%之间;初中每周参加校外补课3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布在4.1%-75.4%之间。通常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及其家长会寻求校外补习以提高成绩,但数据分析发现,成绩一般的小学生中有23.5%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而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也有22.9%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对于初中生而言情况相反,成绩优秀的初中学生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情况反而更严重。成绩优秀和成绩一般的初中学生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的比例分别为34.9%和13.2%。进一步分析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一般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学业成绩越低。

五、我国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比例高达88.8%,初中生的这一比例更达到95.7%,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睡眠不足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又一突出表现。持续多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阶段能够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仅为11.2%,有24.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初中阶段能够保证9小时及以上睡眠时间的学生比例仅为4.3%,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分析不同区县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后发现,导致学生睡眠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分别为完成“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然而,牺牲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减少睡眠时间不仅对提升学业成绩“收效甚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将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每减少1小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网络成瘾的比例会显著上升,而主观幸福感、学习兴趣、艺术兴趣和体育兴趣等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

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9-10小时,约占学生总数的34.2%;能够保证10小时及以上睡眠时间的学生比例仅为11.2%,还有24.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初中绝大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约占学生总数的38.1%;能够保证9小时及以上睡眠时间的学生比例仅为4.3%,还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通过对不同区县中小学生入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无论地处东、中、西部,除学生身体因素所造成的入睡困难外,导致学生入睡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完成“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某些西部欠发达地区,寄宿生入睡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疏于管理。

该团队通过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分布及其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发现,牺牲睡眠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阶段每天睡眠时间9-10小时的学生,他们的平均成绩为588.2,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的学生平均成绩下降了66.6分,相当于每天少睡1-2小时的这一学生群体,比前者少接受约1.7学年的学校教育,初中阶段数据也有同样的趋势。

牺牲学生睡眠时间不仅对提升学业成绩“收效甚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将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学生每天减少1小时睡眠,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比例将上升7.6%,网络成瘾的比例将上升9.6%,主观幸福感较高的学生比例将下降7.9%,学习兴趣、艺术兴趣、体育兴趣较高的学生比例将分别下降7.6%,3.2%和2.6%。同样,初中二年级学生若每天减少1小时睡眠,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比例将上升4%,网络成瘾的比例将上升8%,主观幸福感较高的学生比例将下降10.5%,学习兴趣、艺术兴趣、体育兴趣较高的学生比例将分别下降6.4%,1%和2.8%。

六、保障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坚持阅读、丰富亲子活动

让超过九成的小学生和八成的中学生感到幸福

提升学生幸福感,做好五项基本“保障”至关重要。若能为学生提供五项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

该团队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睡眠时间)、早餐(每周至少五天早餐)、体育锻炼(每天均参与体育锻炼)、阅读习惯(每天阅读半小时)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的潜在影响。数据表明:以小学生为例,得到五项基本“保障”的学生比例仅为12%,而在这些学生中,感到幸福的学生比例为91.5%。当所有“保障”均不能满足时,学生感到幸福的比例仅为48.9%,平均而言,每缺乏一项“保障”,学生幸福感比例会下降10%左右。

七、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有益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相关数据充分诠释了冰心“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意涵。数据表明,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提高主观幸福感。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当家中藏书量相当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表现较佳;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该团队对有关学生阅读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调查,其中包括家庭藏书量、阅读时间、阅读兴趣、读物类型等,基于多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有益的书,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相当于多接受了约1学年的学校教育)。读书的益处除了体现在学生学业表现外,也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数据发现,家中藏书量越多的学生,其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低,且主观幸福感越高。

当家庭藏书量相同时,学生是否对阅读感兴趣则成为关键因素之一。数据表明,当家庭藏书量相同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均分相较“低阅读兴趣”的学生高出25-32分左右。

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如果选择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则阅读频率越高,学生学业表现越佳;但如果选择阅读漫画书,则随着阅读频率的增高,学生学业表现反而更低。

八、中学阶段,父母过多关注子女学习,尤其是考试成绩或名次,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父母关注、关心子女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在小学、初中或高中学段,家长更多关心子女的日常生活、爱好特长、同伴关系或学校氛围时,学生在学业发展、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更好;但是,若家长更多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过度关注子女考试成绩及名次,对于初中、高中段的学生发展可能适得其反。

该团队对家长参与子女生活和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等做了长达七年的追踪调查,并基于多年数据对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家长参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父母如何参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影响不同。

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家长对学生学习还是生活方面的参与,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业、兴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家长参与组合中,“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多”的学生学业成绩最佳。而在初中阶段,不同家长参与组合的学生学业表现差异并不大,相较而言,“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少”的学生学业成绩更高。到了高中学段,“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少”的学生总体学业成绩最佳,且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不同组合的比较可以发现,“父母参与学习少”的学生,学业发展甚至更好。

由此可见,无论是小学、初中或高中,家长更多关心子女的日常生活、爱好特长、同伴关系或学校氛围,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业、兴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但是,若家长更多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过度关注子女考试成绩及名次,对于初中、高中段的学生发展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全社会应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九、校长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育满意度影响显著,

其中实行民主决策是绝大多数校长们的短板

数据表明,校长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师工作满意度等都会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然而,不同学校间校长课程领导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校长课程领导力相对较弱。就全国情况看,在学校管理中实行民主决策是绝大多数校长们的短板。

在学校,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几乎都与教师有关,比如师生关系和教师教学方式等。而教师对学校是否满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该团队的数据表明,影响教师教育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校长课程领导力。当控制学校平均SES(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对教师教育满意度指数的解释率分别为38%(小学)和50%(中学),即造成不同学校教师教育满意度差异的原因有38%(小学)和50%(中学)是由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不同造成的。

在不同参测学校中,中小学教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评价差异较大,认为自己学校的校长能够做到民主决策,鼓励教师创新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比例从0%到100%,且小学教师对校长的评价普遍高于中学。

以小学为例,不同地区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不同,东部和中部地区均为75,西部地区为63,相对较弱。数据表明,在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的三个子维度:民主决策、鼓励创新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普遍反映校长在民主决策方面表现有待提升。事实上,有72%的小学校长和66%的初中校长在民主决策方面表现相对较弱。

十、我国小学和初中阶段抗逆学生比例分别为15.5%和17.5%,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人文环境能够帮助处境不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本研究数据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抗逆学生比例分别为15.5%和17.5%。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亲子关系良好,学校普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采用得当的教学方式,那么该地区学生的抗逆比例将显著增加。

“抗逆学生”指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国际上通常用这些学生在相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中的占比来衡量该区域的教育公平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5.5%,初中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7.5%。不同区县抗逆学生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小学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3.4%-26.3%,初中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5.3%-32%。

数据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抗逆学生比例反而较低,而初中阶段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国际相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出现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成长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富裕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使得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更难以实现抗逆。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长若能够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该地区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50%和53%;若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如博物馆、文化站、科技中心等),丰富子女课余生活,则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1%和15%。如果学校能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3%和66%。如果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4%和17%;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那么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2%和47%。

除对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准常模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该团队对部分省域高中阶段的测评数据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变革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对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缓解学习压力均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控制“大班额”不仅为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条件,也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教育满意度

有数据表明,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研究性学习已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的发展,而且能够缓解学生学业压力。此外,多年来困扰我国高中教育的大班额状况正在得到缓解,比如山东省高中平均班额实现“三连降”,班额达标率实现“三连增”。数据表明,控制“大班额”不仅为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条件,也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教育满意度。

自2017年起,该团队对山东省17个地市140所高中进行连续三年的测评。2017年至2019年数据显示,山东省高中研究性学习参与指数从43增长至80,其中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人数从27%上升至48%。

同时,基于山东省高中2017年数据发现,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的发展,而且能够缓解学生学业压力。



在大班额控制方面,在2017至2019年间,山东省高中平均班额实现“三连降”;班额达标率(控制在50人以内为达标)实现“三连增”。

数据显示,平均班额越高的学校,师生关系指数的均值越低。随着班额下降,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师满意度等均会得到相应改善。

尾声: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

本次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发布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1.0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该团队首要任务聚焦于从分数的“常模参照”到“标准参照”的转型,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增效提分,分分必争”转向“让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2.0时期,则从“注重学业”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以外,教育质量评价的维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涵盖了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品德、学业、身心、兴趣、负担等维度,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因素(如学业均衡、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校归属感、教学方式、校长领导力等)。

而在迈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的进程中,除了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更新,将近年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劳动教育、班额问题、学生抗逆、自主学习、选课走班、研究性学习、校园欺凌、手机依赖、网络成瘾、家长参与等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还从评价理念、服务目标、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结果的代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本次发布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在评价指标方面更加丰富多元;评价理念从单纯对教育结果的评估转向为了教育发展的评估;评价目标从服务区域教育督导转向助推地区教育教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从横断的、点对点的监测转向纵向的、追踪数据的积累;而数据分析结果所反映的教育问题既关注某一个区域、某一所学校的个性化问题,也基于全国“准常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我国教育发展本质问题的再思考,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与客观性。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面临突破:指向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实现网络交互、采集实时数据。

虽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1.0到3.0时代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方法各有侧重,但其背后有一条始终贯穿全局的主线,就是以破除“五唯”,“坚持科学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为基本指导思想,服务于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教育发展战略,呼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关于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诉求。

在迈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的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缺乏系统的解决方案。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珠海校区正式成立“教育评价创新中心”,并同时启动“基于计算机交互环境的核心素养测评研究”项目。项目将重点解决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如何在计算机交互网络环境下,基于真实情境,运用实时采集的大规模过程性数据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客观评估,以克服传统基于纸笔的学科测试对学生核心素养评估的局限性等问题。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协同建设,集聚了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持续开展区域层面基础教育质量诊断分析、反馈指导与改进提升工作,对完善我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