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6日讯(记者 林楠)什么是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3.0面临的突破有哪些?2021年4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首次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召开。在下午的专题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

本次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发布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1.0时期,聚焦“分数”标准转型

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1.0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该团队首要任务聚焦于从分数的“常模参照”到“标准参照”的转型,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增效提分,分分必争”转向“让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2.0时期,评价维度促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2.0时期,则从“注重学业”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以外,教育质量评价的维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涵盖了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品德、学业、身心、兴趣、负担等维度,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因素(如学业均衡、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校归属感、教学方式、校长领导力等)。

3.0时期,评价指标更丰富多元

而在迈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的进程中,除了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更新,将近年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劳动教育、班额问题、学生抗逆、自主学习、选课走班、研究性学习、校园欺凌、手机依赖、网络成瘾、家长参与等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还从评价理念、服务目标、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结果的代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本次发布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在评价指标方面更加丰富多元;评价理念从单纯对教育结果的评估转向为了教育发展的评估;评价目标从服务区域教育督导转向助推地区教育教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从横断的、点对点的监测转向纵向的、追踪数据的积累;而数据分析结果所反映的教育问题既关注某一个区域、某一所学校的个性化问题,也基于全国“准常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我国教育发展本质问题的再思考,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与客观性。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面临突破:指向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实现网络交互、采集实时数据。

虽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1.0到3.0时代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方法各有侧重,但其背后有一条始终贯穿全局的主线,就是以破除“五唯”,“坚持科学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为基本指导思想,服务于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教育发展战略,呼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关于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诉求。

在迈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的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缺乏系统的解决方案。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珠海校区正式成立“教育评价创新中心”,并同时启动“基于计算机交互环境的核心素养测评研究”项目。项目将重点解决教育质量综合评价3.0时代如何在计算机交互网络环境下,基于真实情境,运用实时采集的大规模过程性数据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客观评估,以克服传统基于纸笔的学科测试对学生核心素养评估的局限性等问题。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协同建设,集聚了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持续开展区域层面基础教育质量诊断分析、反馈指导与改进提升工作,对完善我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