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6日讯(记者 林楠)高中教育教学要如何得到改善?2021年4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首次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

在下午的专题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报告不仅对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准常模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该团队对部分省域高中阶段的测评数据也展开了相关研究。

数据结果显示:变革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对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缓解学习压力均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控制“大班额”不仅为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条件,也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教育满意度。

有数据表明,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研究性学习已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的发展,而且能够缓解学生学业压力。此外,多年来困扰我国高中教育的大班额状况正在得到缓解。

截至2019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分别降至3.98%和0.24%,比2015年下降了10.1、4.8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额(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任务。与此同时,指导各地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比2015年下降了17.91个百分点。

比如山东省高中平均班额实现“三连降”,班额达标率实现“三连增”。数据表明,控制“大班额”不仅为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条件,也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教育满意度。

自2017年起,该团队对山东省17个地市140所高中进行连续三年的测评。2017年至2019年数据显示,山东省高中研究性学习参与指数从43增长至80,其中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人数从27%上升至48%。

同时,基于山东省高中2017年数据发现,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的发展,而且能够缓解学生学业压力。

在大班额控制方面,在2017至2019年间,山东省高中平均班额实现“三连降”;班额达标率(控制在50人以内为达标)实现“三连增”。

数据显示,平均班额越高的学校,师生关系指数的均值越低。随着班额下降,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师满意度等均会得到相应改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