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哥参加业务培训,又是富贵我代班的一天。

今儿聊聊咱北漂一族的“正常”生活。

因为看到有人说年入300万才能达到这个成就,本已婚已育身负巨额房贷人士第一个不服。

博主心不心酸不知道,我反正挺酸的,每天下班路上买个卤鸡爪啃都开心得不得了。

他这一通天文数字随随便便就砸了下来,真的不是在凡尔赛吗?

你笑他哗众取宠是装X,他骂你眼界太低是loser,口嗨完毕没人是赢家。

说真的,年入300万、600万的生活不是人人都能体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寻常打工人的生活。

毕竟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眼里,正常生活需要负担的,不就是全家日常的吃穿用度、小孩的学费兴趣班、水电燃气房贷/房租,外加偶尔头疼脑热的医疗费?

北京相比其他城市,除了房价,生活成本并没有太大悬殊。

这么算下来,别说300万,年收入达到30万就足够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了。

跟博主说的“正常生活”确实不是一回事。

50万的保险??这怕是整了个复活甲。

从30多万的教育支出能看出来,这家人肯定不满足于公立学校、一两个兴趣班,家门口遛娃应该也不够,必须一年两次出国行,一身上下全进口。

我就纳了闷了,一年保费50万的生活只能叫“正常”水平,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方方面面都追求顶级,才称得上“体面”。

这能不焦虑,能不心酸吗?

照他这个标准,全北京乃至全中国,99%的老百姓过的都是“不正常”“不体面”的生活。

数据via.国家统计局

类似的标准我们这些年听了不少。

比如,2017年中国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要2.9亿,到了18年,这个门槛大幅降低,跌到了普通人依旧高不可攀的1.3亿。

再比如,2018年也有大V放话,在北京想达到脱贫水平,需要年收入100万。

在他和他的支持者看来,年入百万的人群看似光鲜,其实每天都如履薄冰。

因为学区房、养老钱、高额的日常支出……

貌似有些道理,但你转念回忆下,年薪100万都活得战战兢兢,自己那点薪水够干点啥?

是不是前几年就该饿死在北京了?

但凡立足于自己的位置去看问题,没被别人递来的消费观洗脑,答案都是“不至于”。

年入100万才刚刚脱贫?不至于;

300万才够正常生活?不至于;

20万年薪活该饿死?不至于。

再清醒一点还会意识到,那些鼓噪生活标准的人,嘴里贩卖的都是焦虑,心里盘算的都是生意。

比如上面那位大V,就是个房产博主,不炒作焦虑让你买房投资,他怎么赚钱?

卖东西需要营销宣传,天经地义,没人有意见。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商人在面对潜在客户时,不再取悦客户,而是恐吓、羞辱他们。

通过兜售情绪来达到营销目的,顺便再中伤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你男友鉴别不了绿茶,你女友一看就拜金,快下载我的APP找个灵魂伴侣;

你年过三十还一事无成,快买我的课程教你三天速成代码,逆袭拿高薪;

你腿太粗了,现在“精灵耳”“漫画腰”才是王道,快来找我做手术……

买家应声前赴后继,卖家赚得盆满钵满,剩下我们这群不买账的路人白白被骂了一顿。

一个现实案例,曾经有个“00后CEO”在综艺里嘲笑成年人一事无成,收割了不少流量。

之后却被扒出来是节目组故意制造的效果,而她口中的百万融资来自她爸。

龟龟,王者荣耀玩家招谁惹谁了,新闻哥白天还张罗我们参加公司今年的比赛呢。

如此种种,让富贵想到了前几年盛行的金句,“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另一方面,常年泡在网上就是容易产生天底下只有自己没钱的错觉,只有看到各种表格数据时,才会反应过来,噢,我们和他们生活的可能不是一个北京。

换句话说,不一样的起点和环境,让大家对“正常生活”的理解不太一样,对“体面”的定义也完全不同,强行交流只能像开头那位博主一样掀起骂战。

这时候人的心态就很重要了。

这两天NGA论坛里有一个帖子很火,让人看到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种眼眶湿润的感觉?反正我有被他简单的开心和满足感染到。

这可以说是我国三四线城市大部分打工人的生活,四位数的收入可能有些说不出口,但他的生活状态看上去可比年入300万的大V们幸福多了。

很多人不好意思在网上说,其实挣钱不多,刚好够生活,才是大多数人生的常态。

知足常乐是非常宝贵且稀缺的品质,特别是对成年人来说。

要知道,钱多有钱多的玩法,钱少有钱少的过法,快乐不一定要跟金钱挂钩,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些让自己满足的事。

最后,祝我们天天都能吃排骨,顿顿饭后有苹果。

推荐内容